数据库基础:常见的数据库术语

原创|其它|编辑:郝浩|2009-05-15 11:33:34.000|阅读 404 次

概述:本文是一篇数据库基础性文章,主要总结了数据库开发中常见的数据库术语。

# 界面/图表报表/文档/IDE等千款热门软控件火热销售中 >>

1.关系模型: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,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。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。

2.关系模式: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类型。它包括:模式名,属性名,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。关系模式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。

3.关系实例:就是一个关系,即一张二维表格。

4.属性:在关系模型中,字段称为属性。

5.域:在关系中,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,称为属性的值域。

6.元组:在关系中,记录称为元组。

7.候选码: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候选码。

8.主码: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一个候选码为主码。

9.外码:某个关系的主码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,此时该主码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码,如有两个关系S和SC,其中S#是关系S的主码,相应的属性S#在关系SC中也出现,此时S#就是关系SC的外码。

10.实体完整性规则: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码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。如果出现空值,那么主码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。

11.参照完整性规则:这条规则要求“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”。其形式定义如下: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码,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码,那么R2的关系中,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,或者为空值,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码值。

这条规则在使用时有三点应注意:

(1)外码和相应的主码可以不同名,只要定义在相同值域上即可。

(2)R1和R2也可以是同一个关系模式,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。

(3)外码值是否允许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。

12.过程性语言:在编程时必须给出获得结果的操作步骤,即“干什么”和“怎么干”。如Pascal和C语言等。

13.非过程性语言:编程时只须指出需要什么信息,不必组出具体的操作步骤的语言,各种关系查询语言均属于非过程性语言。


标签:
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。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、不得修改原文相关链接,如果存在内容上的异议请邮件反馈至chenjj@evget.com

文章转载自:网络转载

为你推荐

  • 推荐视频
  • 推荐活动
  • 推荐产品
  • 推荐文章
  • 慧都慧问
扫码咨询


添加微信 立即咨询

电话咨询

客服热线
023-68661681

TOP